日期时间:
工业机器人迎发展机遇期 人才培养“瓶颈”待破
责编: 发布时间:2017-11-29 14:54:14 浏览次数:
  随着智能制造的不断推进,工业机器人作为其腾飞的重要基础备受关注。在《中国制造2025》规划中提出,要把智能制造作为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的主攻方向。其中工业机器人被认为是实现目标的关键。然而,智能制造时代下中国智造人才奇缺已经制约了工业生产的发展,如何破解这一难题?

  当前,作为《中国制造2025》十大重点领域之一的工业机器人产业正处于爆棚发展期,工业机器人的运用涵盖汽车制造、电子等诸多领域,中国已连续三年成全球最大的工业机器人市场。“机器换人”的声音愈发响亮。与此同时,一个问题清晰地摆在我们面前——我国工业机器人技术的发展,遇到的最大瓶颈不是技术短缺,而是应用人才严重缺失。

  中国工程院的一项市场调查显示,被调查企业中,64.2%的企业具有强烈意愿,有14.5%的企业正在做“机器换人”准备。然而,随着工业机器人产业火爆发展以及专业人才缺口的日益扩大,工业机器人人才的培养工作迎来了“瓶颈期”。

  在“中国制造2025”规划纲要中,“人才为本”被明确列为五大内容之一。实际上,随着工业机器人市场容量迅速扩大,而限制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已不再是设备和技术。机器人专业人才的培养和使用,已经成为深度优化、完善机器人产业链、价值链非常关键的工作,对带动产业链和价值链的健康、持续、有序、纵深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我国工业机器人市场容量不断扩大。传统制造业的改造提升、人工成本快速提高促使企业用工业机器人来提高产业附加值、保证产品质量,使工业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时机。

  随着智能制造加速发展,工业机器人快速普及,从业者除了掌握传统技能外,也要适应新技术、新业态的发展,面临着转型升级。学界一直有一个观点,当前限制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和发展的关键不再是关键设备和技术,而是专业研发和应用人才的紧缺,这个问题如果得不到重视,工业机器人行业将会畸形发展甚至未发展便萎缩。

  而且,人工智能虽然发展迅猛,但机器人真正取代人还比较遥远,人机协同才是目前最重要的发展方向,所以研发和应用工业机器人的工程师成为了这个行业紧缺的人才。

  据不完全测算,目前仅仅在长三角地区使用工业机器人的企业就有6000多家,人才缺口达5万人左右。企业不仅需要工业机器人现场编程、机器人自动化维护等方面的人才,还需要大量从事工业机器人安装调试和售后服务等工作的专门人才。随着我国制造业的发展,预计未来3—5年,工业机器人的增速有望达到25%以上,高技能人才缺口将逐年加大。 工业机器人作为先进制造业中不可替代的重要装备和手段,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制造业水平和科技水平的重要标志。目前我国正处于加快转型升级的重要时期,以工业机器人为主体的机器人产业,正是破解我国产业成本上升、环境制约问题的重要路径选择。

   产业的发展急需大量高素质高级技能型专门人才,人才短缺已经成为产业发展的瓶颈。因此,解决工业机器人应用研发、产业孵化的“最后一公里”和人员培训等关键点已成为未来机器人行业发展的重中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