橘宜集团母公司收购百植萃,本土美妆市场可能迎来并购新潮

作者:AB模板网  发布时间:2025-06-19  浏览量:18

新盛公司在线客服微信1145144946国内知名美妆集团橘宜集团在其官方微信账号上公布,已与护肤品牌百植萃达成收购协议。经百植萃内部人士确认,但双方并未透露具体的收购金额。

橘宜集团目前经营着彩妆、洗护等多个品牌,此次收购护肤品牌被视为对其美妆业务的进一步完善。

行业分析师指出,当前国货美妆产业正经历“两极分化”的现象,一方面,行业头部企业已建立起竞争优势;另一方面,对于小型品牌而言,市场环境并不乐观,中小企业面临着巨大的生存挑战。预计本土美妆行业将迎来新一轮的并购热潮。

橘宜集团再下一城,多品牌战略再获成功

百植萃成立于2012年,由拥有超过二十年公立医院临床经验的皮肤科专家李远宏主导产品研发。百植萃最初以公立医院等专业渠道作为主要销售渠道。

橘宜方面表示,收购完成后,李远宏将继续担任百植萃的首席产品官,全面负责从消费者洞察、成分研究、配方设计、临床验证到产品上市的全流程研发工作。品牌联合创始人兼CEO孙晖将担任百植萃的终身名誉顾问。

橘宜集团董事长兼CEO刘晛表示,公司对百植萃所在的“医研结合”的科学护肤赛道长期增长潜力持乐观态度。这一赛道基于皮肤科学,致力于精准解决不同肤质人群的痛点,代表着护肤消费升级的关键趋势。

“随着敏感肌、问题肌人群比例的持续上升,消费者对专业科学护肤的需求日益增强。”

尽管消费者可能对橘宜集团不太熟悉,但其旗下的平价彩妆品牌橘朵却广为人知。橘朵因其亲民的价格和快速更新的SKU,在年轻女性群体中颇受欢迎。曾一度,市场将橘朵的美妆策略比作ZARA、H&M等快时尚服饰品牌的经营模式。

此外,橘朵的母公司还拥有酵色和馥绿德雅(中国业务)等其他品牌。随着对百植萃的收购,公司业务范围已拓展至彩妆、高端护理及护肤市场。

化妆品行业资深评论人、美云空间电商创始人白云虎指出,橘宜集团通过在彩妆领域占据一席之地,并拓展多品类和品牌来建立长期发展空间,这是国内化妆品企业常见的成长路径。在收并购策略上,橘宜集团需综合考虑现有品牌体系的用户特性、渠道营销属性以及对收并购品牌的兼容性。彩妆与护肤领域在用户认知和营销理念上存在差异。

白云虎认为,当前国内美妆产业呈现“两极分化”态势,头部企业拥有明显的竞争优势,而中小企业则面临生存挑战。头部企业通过收并购验证了这一战略路径的有效性,未来“大鱼吃小鱼”的现象可能成为常态。然而,目前头部企业更倾向于与国际品牌合作。

尽管尚未上市,但有美妆行业人士猜测,橘宜集团近年来的连续收购可能是为了上市做准备。尽管目前尚未公开上市,但橘宜集团近三年均披露了年度业绩,这在未上市的民营美妆企业中较为罕见。

公开数据显示,橘宜集团2023年全年收入达到26.1亿元(不含馥绿德雅),2024年增至35亿元,同比增长36%。其中,主力品牌橘朵的收入超过20亿元。据官方说法,橘朵是国内本土彩妆品牌的领军者。

与去年12月登陆港交所的毛戈平(01318.HK)旗下同名彩妆品牌及旗下全集团营收超百亿的珀莱雅(603605.SH)旗下的彩妆品牌彩棠相比,橘朵的销售数据表明其在本土彩妆领域确实占据领先地位。一位来自美妆上市公司的产品经理向记者表示,与护肤品相比,彩妆在消费者黏性和忠诚度方面较弱。近年来,彩妆市场增长放缓,早期获得风险投资的新兴品牌纷纷关闭,同时,不少国外小众品牌进入中国市场后也未能维持业务。她认为,这些空缺的市场份额被幸存的品牌所占据,并借此机会扩大了市场份额。

据了解,百植萃并非上市公司,且从未公开过其销售规模。仅有的信息是几年前管理层在接受采访时提到,当时的业务规模并不大。有行业人士推测,此次收购可能是“捡漏”,对双方都有益处。百植萃加入集团后,将获得更多资金和资源支持,专注于敏感肌产品,而橘宜则填补了护肤业务的空白。

该行业人士进一步指出,目前橘宜的规模已超过30亿元,此次并购成功后,今年业绩有望突破40亿元,与许多美妆上市公司的规模相当,甚至更多。去年毛戈平成功上市后,引发了一波美妆公司上市潮。今年以来,谷雨、林清轩等企业都在排队等待上市。上个月,林清轩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拟在港股主板上市。据公司招股书显示,2022年至2024年,公司总收入分别为6.91亿元、8.05亿元和12.1亿元。无论是已上市、正在上市路上,还是尚未公开上市计划的头部国货美妆企业,都已认识到“上市的价值”。寻求资本市场的战略支持,也是其未来发展战略的最佳选择。在这一规划中,通过扩充品类和并购品牌,可以在资本市场和企业估值方面获得更大的溢价空间。


相关新闻推荐

关注官方微信

Copyright © 2021 某某电子元件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XML地图  pbootcms模板